近年來,旅行類綜藝節目持續火熱。從早期以觀光旅游為導向,到后來在旅途中探討親子、婚姻、朋友等情感關系,這類節目也在不斷變化。正在浙江衛視播出的《青春環游記》第三季就呈現了一場城市文化體驗之旅,賈玲、楊洋、范丞丞、宋小寶、楊迪、汪蘇瀧組成“春游家族”,先后前往浙江湖州、遼寧沈陽、湖北襄陽等地,感受當地的風土人情。
去年播出的《青春環游記》第二季豆瓣評分7.4分,口碑不俗,為新一季節目打下良好基礎。第三季開播后,角色扮演、猜歌名等經典環節繼續貢獻搞笑元素,“春游家族”迎來新成員也帶來了新的驚喜。近日,羊城晚報記者獨家對話《青春環游記》系列節目總制片人李佳臨,暢聊節目臺前幕后的創作經歷。她坦言:“觀眾的喜好隨時會變,創作者必須保持創作熱情,盡可能每一季都做出新意。我們不期待成為爆款,只要每一期都能有所超越就好。”
輕競技性,強調“家族感”
李佳臨表示,《青春環游記》是一檔文旅體驗節目,希望在歡聲笑語中帶領觀眾體驗特色文化、聆聽當地故事、感受風土人情。從游戲、體驗到游玩、參觀,第三季的環節設計都很接地氣。以第二站錄制地沈陽為例,雞架、熏肉大餅、凍梨等當地特色小吃被端上了游戲餐桌,“春游家族”還嘗試了一把用大鐵鍋燉酸菜;打片技、晃呼啦圈,大家坐在土炕上感受東北人的童年。
“我們想營造一種一家人結伴出游的氛圍。”在李佳臨看來,“家族感”是貫穿《青春環游記》系列的核心表達。參與節目的嘉賓都能很好地融入“春游家族”。她表示:“他們在一起很放松,互相開玩笑,一起吃飯、聊天,是家人才有的狀態。”
節目中的游戲設置也都相對輕松,嘉賓們坐在沙發上猜歌,或站成一排玩成語接龍。李佳臨坦言:“節目組的游戲設計都很輕巧,規則也不復雜。因為我們不是競技性節目,沒有大型道具、強情節,游戲的輸贏對最終結果也沒有太大影響,大家玩得開心就可以了,就像一家人的感覺。”她透露,節目組通常不會提前向嘉賓透露游戲內容,還會在錄制現場臨時做調整,這樣往往會出現比預期更好的驚喜效果。
助力文旅,傳承文化美
《青春環游記》第三季繼續在旅途中見證一座城市的發展與變遷,于美食美景中展現當地獨特的文化之美。在擁有2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湖州,“春游家族”見識了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傳統手工藝品,探訪湖筆傳承人并體驗湖筆制作工藝;在沈陽鐵路陳列館,電影《12次列車》中列車長的原型張敏媛聲情并茂講述12次列車的英雄事跡,“一切為了旅客,一切為了人民”的鐵路精神打動了無數觀眾。
回憶起沈陽站的錄制,最讓李佳臨難忘的就是稻田畫。去年國慶檔電影《我和我的家鄉》里就出現過稻田畫。在一座位于沈陽的創意農業產業園,《青春環游記》節目組于今年4月聯系種下了“春游家族”的形象畫。李佳臨說:“我們也想為創新農業的推廣作點貢獻,吸引更多人去看稻田畫,為當地農民增收。沈陽站播完以后,我們看到一個熱搜叫‘看完青春環游記想去東北旅游’,我覺得我們做到了。”
堅持創新,不追求爆款
李佳臨初涉綜藝制片行業是在2016年,她擔任制片的第一個綜藝節目《二十四小時》是一檔以“鄭和七下西洋”為背景的連續劇式戶外真人秀。“那時候的真人秀大多重劇情,首先要有一個很大的架構,虛擬一些邏輯關系,嘉賓們要完成既定的任務目標。《二十四小時》我們做了三季,去了土耳其、迪拜、法國等很多國家,先后獲得中土、中法等文化交流獎,節目在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方面是有成效的。”
之所以沒有繼續做下去,李佳臨坦言:“從感性角度來說,每一檔節目都像我的孩子,但制片人就是這樣,要有前瞻性地判斷什么過時了、什么會受歡迎,進而作出最理智的決定。而近幾年我們通過調研發現,觀眾越來越細分了,節目方向要么是強劇情、足夠燒腦,要么就是足夠輕松、有文化內涵。”
從“綜N代”的角度來說,做到第三季的《青春環游記》還算“年輕”,但李佳臨始終不敢掉以輕心:“觀眾的喜好隨時會變,不管是臺前幕后的主創還是內容創作本身,我們都需要不斷地創新升級,盡可能地讓觀眾感受到每一季的不同。因為我們期待的是觀眾細水長流的喜歡,而不是成為爆款。”(王莉)